市县动态

达州市达川区支持供销合作社实施“三大创新”

  • 时间:2017-01-25

  • 浏览:192

  • 来源:达川区供销社

  • 作者:贺继安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在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总体筹划为主线、以试点推进为抓手、以务实创新为关键,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8月,达川区供销合作社被确定为四川省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县,先后荣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业务工作先进单位、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单位等称号,2014-2016年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荣获一等奖。其主要做法体现在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力实施“三个创新”:  

  创新系统组织构架,巩固合作经济体系建设。管村、石桥2个中心供销社被评为全国标杆基层供销社,并以中心供销社为依托,在全区共建立供销分社53个。在理顺组织机构的同时,着力拓展供销社的服务职能,2014年底成立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立中心供销社与乡(镇)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链接机制,到2016年底领办、引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建成社区综合服务社90个、庄稼医院77个,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115人,奠定了惠农助农的工作基础。成立了达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拓展区供销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创新服务发展方式,抓好惠农服务平台建设。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服务发展、惠农助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最终目标,依托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四大平台”。一是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平台。明确区供销社履行全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职责,投入125万建立了达州市第一家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每年预算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供销合作社推进产销对接工作。同时,对供销合作社在化肥储备、烟花爆竹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二是建立农业规模化服务平台。在上级社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已成功申报全国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项目,到位资金420万元,目前正按省社批复的方案由区农资公司牵头,在堡子、檀木两镇规划建设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创新实施土地托管“393”模式,已托管土地6800亩。三是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区域平台。2015年,该区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注册成立达州市供销网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省商贸校合作,开发“达川供销商城”区域性电商平台;租用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3000多平米建成电子商务营运中心、培训中心、创客中心和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全区已建成农村电商双代站店20个;将全区特色农产品统一注册为“巴山望梅”商标,已开发系列农产品10个,与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产品溯源系统;培育各类电商人才1000余人次;组建达川区电子商务协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单位会员10余个。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线上线下并举、乡村城市共推;政企资源并联、平台园区共推;电商扶贫并进、脱贫致富共推;党建社建并融,便民服务共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达川模式。四是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平台。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改革任务要求,由区供销社负责全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选定万家镇月亮湾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工作, 2016年12月已正式挂牌运营。  

  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大力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对社有资产采取“五分类”(出租类、联建类、出售类、保留类、投资类)管理办法,在坚持社有资产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基础上,以社有资产为纽带,达川区供销合作社于2016年11月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已注册登记达州市达川区鸿利供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代为行使区供销社出资人权利,理顺区供销社与管理有限公司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把资产作为资本营运,充分发挥资产的规模效益。